【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女娲补天是一个极具神话色彩的传说,讲述了上古时期女娲女神为了拯救苍生,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灾难的想象,也反映了先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下是对《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
“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览冥训》,讲述的是在远古时代,天崩地裂,洪水泛滥,猛兽横行,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女娲不忍百姓受苦,便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巨鳌之足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最终使天地恢复秩序,万物得以延续。这一传说展现了女娲作为创世神和救世主的形象,也传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英雄精神的歌颂。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愤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地绳断裂。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那里移动;地向东南低陷,所以水流尘土都往那里汇聚。 |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 女娲炼制五色石来修补天空,砍下巨鳌的脚来支撑四方,杀死黑龙来救助冀州,堆积芦苇灰来阻止洪水。 |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 | 天空补好了,四方稳固了,洪水退去了,冀州安宁了,恶虫死亡,百姓得以生存。 |
三、结语
“女娲补天”不仅是古代神话中的经典篇章,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表达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文言文的形式,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