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过敏性荨麻疹】急性过敏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的风团(即荨麻疹)。它通常由过敏原引发,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或环境因素等。该病起病急,但多数情况下在数天内可自行缓解。本文将对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基本信息、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进行简要总结。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 |
病因 | 过敏反应(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刺激等) |
发病时间 | 突然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
主要表现 | 风团、瘙痒、红肿、有时伴有水肿 |
治疗方式 | 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避免诱因 |
二、病因与诱因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发生多与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的异常反应有关。常见诱因包括:
- 食物过敏:如坚果、海鲜、鸡蛋、牛奶等;
- 药物过敏: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
- 感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能诱发;
- 物理因素:冷热刺激、日光、摩擦、压力等;
- 其他:昆虫叮咬、花粉、动物皮屑等。
三、临床表现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风团,通常伴有剧烈瘙痒。具体表现如下:
症状 | 描述 |
风团 | 红色或苍白的隆起斑块,大小不一,边界清晰 |
瘙痒 | 强烈瘙痒感,影响日常生活 |
肿胀 | 局部或全身性水肿,如面部、嘴唇、手足等 |
其他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 |
四、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判断是否为急性过敏性荨麻疹:
- 病史询问:了解是否有接触过敏原或近期感染;
-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和分布;
-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IgE检测等,辅助判断过敏情况;
- 排除其他疾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五、治疗方法
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消除诱因为主,常用方法包括:
治疗方式 | 说明 |
抗组胺药 |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用于减轻瘙痒和风团 |
糖皮质激素 | 用于严重病例,如泼尼松,短期使用 |
脱敏治疗 | 对明确过敏原者可考虑 |
避免诱因 | 避免再次接触已知过敏原 |
支持治疗 | 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
六、注意事项
- 若症状持续超过6周,可能发展为慢性荨麻疹;
- 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不明药物;
- 保持良好作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复发。
结语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虽常见,但多数预后良好。及时识别诱因、合理用药并注意日常护理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如有反复发作或症状加重,建议尽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