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耕地及补划基本农田是什么意思】在土地管理与农业发展中,"补充耕地"和"补划基本农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涉及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增加,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
1. 补充耕地:
补充耕地是指因建设、开发等原因导致原有耕地减少时,通过开垦、整理等方式新增一定数量的耕地,以保持耕地总量稳定或有所增加。这是国家为应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对耕地占用而采取的一种补偿措施。
2. 补划基本农田:
补划基本农田是在原有基本农田布局中,因各种原因(如调整规划、土地整治等)需要减少部分基本农田时,从其他符合条件的优质耕地中重新划定一部分作为基本农田,以确保基本农田总面积不减少,同时提高其质量与集中度。
这两项措施共同构成了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机制,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补充耕地 | 补划基本农田 |
定义 | 因项目建设等原因减少耕地后,通过开垦、整理等方式新增耕地 | 在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中,从其他耕地中补选部分作为基本农田 |
目的 | 保持耕地总量稳定或增加 | 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提升质量 |
适用范围 | 城市建设、交通工程等占用耕地的情况 | 土地整治、规划调整等导致基本农田减少的情况 |
实施方式 | 开荒、复垦、土地整理等 | 重新划定、评估筛选、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
政策依据 | 《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 |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
意义 | 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 | 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增强耕地保护力度 |
通过“补充耕地”和“补划基本农田”,国家能够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也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