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变卖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固定资产的变卖是一项常见的财务操作。正确处理固定资产变卖的会计分录,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资产变动情况和财务状况。本文将总结固定资产变卖时的会计处理流程,并提供相应的会计分录示例。
一、固定资产变卖的基本流程
1. 确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包括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
2. 评估变卖价格:确定实际收到的现金或应收款项。
3. 计算损益:根据变卖收入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判断是盈利还是亏损。
4. 进行会计处理:根据上述信息编制会计分录。
二、会计分录总结
步骤 | 会计科目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说明 |
1 | 累计折旧 | √ | 冲减已计提的折旧 | |
2 | 固定资产清理 | √ | 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 |
3 |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 √ | 收到变卖款项 | |
4 | 固定资产清理 | √ | 若有净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 |
5 | 固定资产清理 | √ | 若有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 |
三、举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出售一台原值为10万元、累计折旧6万元的设备,实际变卖收入为5万元。
- 账面净值 = 原值 - 累计折旧 = 10万 - 6万 = 4万元
- 变卖收入 = 5万元
- 净收益 = 5万 - 4万 = 1万元
相应会计分录如下:
1. 结转固定资产净值:
- 借:累计折旧 60,000
-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
-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 收到变卖款项:
- 借:银行存款 50,000
-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0
3. 确认净收益:
-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
四、注意事项
- 固定资产变卖后,需及时更新固定资产台账,确保账实相符。
- 若变卖收入低于账面价值,需确认“营业外支出”;若高于账面价值,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 在税务方面,可能涉及增值税、所得税等,需结合当地税法规定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和分录,企业可以规范地完成固定资产变卖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