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诸水滨的成语解释,问诸水滨是什么意思】“问诸水滨”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常用于表达对某种问题或困惑的无奈与求助。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问诸水滨 |
拼音 | wèn zhū shuǐ bī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师人多怨,民不堪命,其君不悟,而自以为得志,是以亡也。夫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问诸水滨。” |
释义 | 原意是向水边的人请教,后引申为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只能向旁人求助,带有无奈、求助之意。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求助心理。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求人相助 |
反义词 | 自力更生、独当一面、自主解决 |
二、成语含义解析
“问诸水滨”字面意思是“向水边的人发问”,但其背后蕴含的是人在遇到困难时,无法独自解决,只能寻求他人的帮助。这种表达方式带有一定的古风,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典故中。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因自身能力有限,不得不向他人求助的情境。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文学作品 |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他唯有问诸水滨,寻求智者的指点。” |
日常对话 | “这个问题我实在想不出办法,只能问诸水滨了。” |
历史叙述 | “当时国势衰微,百姓困苦,士人皆问诸水滨,希望得到救国之策。” |
四、总结
“问诸水滨”虽然不是常见的成语,但在特定语境下具有独特的表达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古人面对困境时的谦逊与求助精神,也反映了在无法独自解决问题时的一种现实态度。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虽不常用,但其内涵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