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意思】“穷兵黩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个人在军事上过度使用武力,不加节制地发动战争。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盲目扩张、好战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穷 | 用尽、竭尽 |
兵 | 军事、兵力 |
黩 | 滥用、过度 |
武 | 武力、战争 |
整体含义:
指滥用武力,不断发动战争,没有节制,最终可能导致国家衰败、人民受苦。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穷兵黩武,非所以安民。”意思是说,频繁发动战争,不是安定百姓的办法。
在历史上,很多朝代因穷兵黩武而走向衰落,如秦朝、隋朝等,都因过度征伐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被推翻。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好大喜功、穷兵饰武、好战成性 |
反义词 | 以和为贵、偃旗息鼓、和平共处 |
四、使用场景
1. 政治评论中:常用来批评某些国家或领导人好战行为。
2. 历史评价中:用于分析古代王朝因战争导致灭亡的原因。
3. 日常生活中:也可比喻某人做事过于激进,缺乏理性。
五、例句参考
- 他一味穷兵黩武,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内乱。
- 历史上许多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穷兵黩武,忽视民生。
- 我们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穷兵黩武带来的灾难。
六、总结
“穷兵黩武”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任何国家或个人都不应盲目依赖武力解决问题,而应寻求和平、理性的途径,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与稳定。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穷兵黩武 |
含义 | 滥用武力,无节制地发动战争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褒贬 | 贬义 |
使用场景 | 政治、历史、日常表达 |
反义词 | 以和为贵、和平共处 |
通过了解“穷兵黩武”的含义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与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