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的迫的意思】在汉语中,“从容不迫”是一个常用来形容人处事镇定、不慌不忙的成语。其中,“迫”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整个成语的语义。
一、
“从容不迫”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夫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而欲以一人之身,独任其责,岂不难哉!然则非所以为治也。今陛下圣德宽仁,海内归心,若能因时制宜,择贤而用,虽有急事,亦可从容不迫。”这里的“迫”意为“紧迫、逼迫”。
在现代汉语中,“迫”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逼迫、强迫:如“压迫”、“逼迫”;
2. 紧迫、紧急:如“迫在眉睫”;
3. 催促、促使:如“迫于形势”。
而在“从容不迫”中,“迫”指的是“紧迫、压力”,整句的意思是:面对压力或困难时,依然保持冷静、镇定,不慌不忙。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常见含义 | 在“从容不迫”中的具体含义 | 例句 |
迫 | pò | 逼迫、紧迫、催促 | 紧迫、压力 | 面对困难,他仍然从容不迫。 |
三、结语
“从容不迫”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它体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迫”在这里并不是指主动的压迫,而是指外部的压力或时间上的紧迫感。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自己的处事风格与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