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太阳高度角】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因此太阳高度角也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它直接影响了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变化。
在冬至这一天,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差异较大,这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仅影响气温,还对农业、建筑、能源利用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太阳高度角(H)的计算公式如下:
$$
\sin H = \sin \phi \cdot \sin \delta + \cos \phi \cdot \cos \delta \cdot \cos t
$$
其中:
- $ \phi $:观测点的纬度
- $ \delta $:太阳赤纬(冬至时为约 -23.5°)
- $ t $:时角(以正午为0°,每小时变化15°)
不同纬度冬至太阳高度角对照表
纬度(°N) | 冬至太阳高度角(°) |
0° | 66.5° |
10° | 56.5° |
20° | 46.5° |
30° | 36.5° |
40° | 26.5° |
50° | 16.5° |
60° | 6.5° |
70° | -3.5°(低于地平线) |
> 注:当太阳高度角为负值时,表示太阳未升起,即该地区在冬至当天处于极夜状态。
总结
冬至是太阳高度角最低的一天,其数值随着纬度升高而逐渐减小,甚至在高纬度地区出现太阳不升的现象。了解冬至时的太阳高度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日照时间以及自然现象的规律。对于农业生产、建筑设计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太阳高度角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