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渡汉江注释】《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因被贬而归乡途中的复杂心情。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一、诗歌原文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二、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贬至岭南后,经过漫长的冬季和春天,终于有机会返回故乡。然而,当他接近家乡时,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不安,甚至不敢向路人打听家中的情况。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状态,正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写照。
诗中“岭外”指的是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当时属于边远之地;“音书断”说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经冬复历春”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近乡情更怯”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忐忑与犹豫;“不敢问来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表现出对家庭状况的担忧与害怕面对现实的心理。
三、注释表格
词语 | 解释 | 作用 |
岭外 | 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点明诗人被贬之地 |
音书断 | 指与家人失去联系 | 表达孤独与思念 |
经冬复历春 | 经过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 | 表示时间久远 |
近乡情更怯 | 距离家乡越近,心情越紧张 | 表现复杂心理 |
不敢问来人 | 不敢向路上的人打听家中情况 | 强化情感冲突 |
四、赏析小结
《渡汉江》虽只有四句,但情感真挚,构思巧妙。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自己在归乡途中那种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是许多游子共有的体验,因此这首诗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
此外,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对朝廷的不满或对命运的抱怨,而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
结语:
《渡汉江》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小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理变化,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失意时的真实心境。通过阅读与理解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思乡之情,也能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