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得心应手什么意思】“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熟练、得力,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情况。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技能的掌握程度,还体现了人与事物之间的默契配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得心应手”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结构、释义、出处及例句等内容。
一、成语总结
成语名称:得心应手
拼音:dé xīn yìng shǒu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反义词:生疏笨拙、手足无措、力不从心
感情色彩:中性或褒义
使用频率:常用
适用场合:描述技能熟练、操作自如的状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心应手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结构 | 联合式 |
释义 | 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运用自如。 |
出处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描述技艺、操作或处理事务的能力。 |
近义词 | 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重复) |
反义词 | 生疏笨拙、力不从心、手足无措 |
例句 | 他经过长期练习,现在做这项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了。 |
感情色彩 | 中性或褒义 |
使用频率 | 高 |
适用场景 | 描述技能熟练、操作自如、应对从容等情境 |
三、延伸理解
“得心应手”不仅仅适用于技术层面,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默契,比如在团队协作中,成员之间配合得当,也能称为“得心应手”。此外,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形容作者写作时思路流畅、表达自然。
总之,“得心应手”是一个表达熟练、自信和默契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以及文学创作中。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