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漏万意思是什么】“挂一漏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列举事物时只提到一部分,而忽略了大部分,显得不够全面。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原意是指在列举人名或事物时,只提到一个,却遗漏了成千上万的其他内容,后来引申为做事不周全、考虑不周。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挂一漏万 |
拼音 | guà yī lòu wàn |
出处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
原意 | 只提到一个,却漏掉了成千上万 |
引申义 | 表示列举不全,考虑不周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或自谦,表示自己列举的内容不够全面 |
二、使用示例
1. 批评他人:
“你刚才说的只是挂一漏万,很多重要的点都没有提到。”
2. 自谦表达:
“我今天讲的内容可能挂一漏万,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3. 描述情况:
“这次调查报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是挂一漏万,需要进一步补充。”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挂一漏十 |
反义词 | 全面详尽、面面俱到、无一遗漏 |
四、常见误区
- 误用场合:有些人将“挂一漏万”用于形容数量多,比如“这里的东西挂一漏万”,这是不准确的。
- 混淆含义:不要与“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等成语混淆,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五、结语
“挂一漏万”虽有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作为自谦之词,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尽量全面、细致。在写作、演讲或汇报中,避免“挂一漏万”有助于提升内容的严谨性和说服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典故,可继续查阅古籍或现代语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