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怎么读黄芩的介绍】“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等功效。很多人在初次接触这个词时,可能会对它的发音和含义产生疑问。本文将从“黄芩”的读音、植物特性、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黄芩的基本信息
黄芩(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唇形科黄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入药,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经。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腹泻等症状。
二、“黄芩”的正确读音
“黄芩”是一个双字词,其中:
- 黄:拼音为 huáng,第二声;
- 芩:拼音为 qín,第二声。
因此,“黄芩”的正确读音是 huáng qín。
三、黄芩的详细介绍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黄芩 |
拼音 | huáng qín |
英文名称 | Baikal Skullcap |
科属 | 唇形科(Lamiaceae)黄芩属(Scutellaria)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叶对生,花淡紫色 |
药用部位 | 根 |
性味归经 |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燥湿泻火、凉血止血 |
主治 | 发热、咽喉肿痛、湿热腹泻、黄疸、疮疡等 |
现代研究 | 含有黄酮类、皂苷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
四、黄芩的使用注意事项
1.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其性寒,可能加重寒症。
2. 不宜长期服用:需遵医嘱,避免副作用。
3. 孕妇慎用:部分成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五、总结
“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发音为 huáng qín,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等功效。在使用时需注意体质和用药时间,以确保安全有效。对于初学者或普通用户来说,了解其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传统药材。
如需进一步了解黄芩的配方、搭配或现代应用,可结合中医理论或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