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焚相关的成语是什么】在汉语中,“玉石俱焚”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灾难或冲突中,好人和坏人都一同受害,没有幸免。这个成语出自《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意指大火烧到昆仑山的玉石,结果玉石也被烧毁。那么,与“玉石俱焚”意思相近或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将为大家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相关成语总结
1. 同归于尽:指双方或多方在斗争中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最终一起灭亡。
2. 玉石不分:比喻好坏不分,混杂在一起。
3. 玉石俱焚:本义是好玉和石头都被烧毁,引申为好人和坏人一同受害。
4.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得非常彻底,毫无挽回的余地。
5.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比喻整体遭到破坏,个体也难以保全。
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因牵连而使无辜者受到伤害。
7.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8. 自取灭亡:指自己招致灭亡,多用于形容因自身错误导致失败。
9. 鱼死网破:比喻双方争斗到底,两败俱伤。
10. 同舟共济:虽然本意是共同渡过难关,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表达共同承担风险。
二、相关成语对照表
成语 | 含义说明 | 与“玉石俱焚”的关系 |
同归于尽 | 双方或多方一同毁灭 | 相近,强调共同受害 |
玉石不分 | 好坏不分,混杂在一起 | 引申义,强调区分不清 |
玉石俱焚 | 好玉和石头都被烧毁,引申为好人坏人同受难 | 本义直接相关 |
一败涂地 | 失败彻底,无回旋余地 | 强调失败后果严重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整体遭破坏,个体无法幸免 | 类似,强调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因牵连导致无辜受害 | 强调间接影响,与“玉石俱焚”有相似之处 |
祸不单行 | 不幸接连发生 | 强调连续性,非直接相关 |
自取灭亡 | 因自身原因导致毁灭 | 强调主观因素,与“玉石俱焚”不同 |
鱼死网破 | 双方争斗至两败俱伤 | 强调对抗结局,与“玉石俱焚”类似 |
同舟共济 | 共同面对困难 | 本意相反,但可引申为共担风险 |
三、结语
“玉石俱焚”作为一个富有画面感和哲理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极端情况下,无论善恶都难以幸免的情形。与之相关的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在不同语境中传达出类似的深层含义。理解这些成语的细微差别,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与“玉石俱焚”相关的成语,并提升对汉语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