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三十六计介绍

2025-10-20 11:23:13

问题描述:

三十六计介绍,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0 11:23:13

三十六计介绍】“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古代战争经验的总结,最早见于《南史·梁本纪》中提到的“三十六策”,后逐渐演变为“三十六计”。这些计谋不仅在古代战争中被广泛运用,在现代管理、商业竞争、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对三十六计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三十六计概述

“三十六计”并非指具体的三十六种策略,而是古代兵法中常见的三十六种战术与谋略的总称。这些计谋涵盖了攻防、诱敌、心理战、信息战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精髓。它们不仅是军事上的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二、三十六计总结(按类别分类)

序号 计名 类别 简要说明
1 走为上计 退避类 在劣势时选择撤退,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牺牲。
2 围魏救赵 战术类 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迫使敌人回援,从而解围。
3 声东击西 战术类 表面上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实际攻击另一方向。
4 以逸待劳 战术类 保持己方体力,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
5 以弱胜强 战术类 利用对方轻敌或战略失误,以小胜大。
6 偷梁换柱 欺骗类 暗中替换关键事物,达到目的。
7 指桑骂槐 惩戒类 借题发挥,表面上批评某人,实则警告他人。
8 借刀杀人 欺骗类 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不直接参与。
9 调虎离山 战术类 引诱敌人离开根据地,便于攻击其老巢。
10 乘火打劫 战术类 在敌人混乱时趁机攻击,夺取利益。
11 声言反击 战术类 故意暴露弱点,引诱敌人进攻,然后反杀。
12 虚张声势 战术类 制造强大假象,震慑敌人。
13 金蝉脱壳 战术类 以假象迷惑敌人,真实意图转移。
14 落井下石 惩戒类 在敌人已经失败的情况下,进一步打击。
15 隔岸观火 战术类 保持中立,观察局势发展,伺机而动。
16 假道伐虢 战术类 借道他国,实际上是为了攻击另一个目标。
17 偷梁换柱 欺骗类 替换关键人物或物品,改变局势。
18 欲擒故纵 战术类 先放松控制,再突然出击。
19 抛砖引玉 战术类 用小利引诱敌人,获取更大的利益。
20 空城计 战术类 在兵力空虚时,装作有备,吓退敌人。
21 苦肉计 欺骗类 自残或假装受苦,博取同情或信任,以便实施计划。
22 连环计 战术类 多个计策连续使用,层层推进。
23 反客为主 战术类 将对手引入自己的圈套,转为主动。
24 顺手牵羊 战术类 在敌人无防备时,趁机获取小利。
25 釜底抽薪 战术类 直接切断敌人的根本来源,使其无法持续作战。
26 混水摸鱼 战术类 在混乱中趁机获利。
27 笑里藏刀 欺骗类 表面友好,内心却怀有恶意。
28 指鹿为马 欺骗类 通过误导或操控事实,达到个人目的。
29 背水一战 战术类 无路可退时,背水列阵,激发士气,决一死战。
30 闭门羹 战术类 以拒绝的方式让对方知难而退。
31 李代桃僵 战术类 以一个替身代替另一个,保护真正的目标。
32 以少胜多 战术类 凭借智谋或地形优势,以弱胜强。
33 拖刀计 战术类 假装败退,引诱敌人追击,然后回头反击。
34 走投无路 战术类 在绝境中寻找出路,出奇制胜。
35 两面三刀 欺骗类 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欺骗他人。
36 偷天换日 欺骗类 通过隐秘手段改变事实,让人难以察觉。

三、结语

“三十六计”不仅是古代战争的智慧结晶,更是现代人应对复杂局面的重要参考。它强调的是灵活应变、权谋策略与心理博弈,适用于多种情境。理解并掌握这些计谋,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工作乃至人际关系中更加从容应对挑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