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范】稀浆封层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养护技术,主要用于修复路面轻微损坏、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防水能力。该技术通过将乳化沥青、集料、水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均匀摊铺在路面上,形成一层薄而密实的保护层。为确保施工质量与效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以下是对《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总结内容,结合关键要点与施工流程,以表格形式呈现: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1. 材料要求 | - 乳化沥青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稳定性; - 集料应清洁、坚硬、级配合理,粒径范围一般为0-10mm; - 水质应符合施工用水标准,不含杂质; - 添加剂(如稳定剂、改性剂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
| 2. 施工准备 | - 路面应清理干净,无松散物、油污或杂物; - 对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进行修补; - 确保基层干燥、坚实,必要时进行洒水湿润。 |
| 3. 配比设计 | - 根据路面状况和使用需求确定材料配比; -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确保混合料的流动性、粘结力和稳定性。 |
| 4. 混合料拌制 | -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搅拌,保证材料均匀混合; - 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避免过干或过湿影响施工效果。 |
| 5. 摊铺施工 | - 使用稀浆封层摊铺机进行均匀摊铺,厚度一般为3-8mm; - 摊铺过程中应保持连续作业,避免出现断续或不均匀现象; - 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压实。 |
| 6. 压实工艺 | - 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初压,再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终压; - 压实应分段进行,确保每处都达到密实度要求。 |
| 7. 养护管理 | - 施工完成后需封闭交通一段时间,待混合料充分固化; - 在养护期内避免重型车辆通行,防止破坏新铺层; - 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 8. 质量检测 | - 检测混合料的配合比、含水量、密度等指标; - 检查摊铺厚度、平整度、密实度等施工质量参数; - 必要时进行抗滑性能测试,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
总结:
稀浆封层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只有严格按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范》执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熟悉各项技术要求,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