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热继电器是一种用于电动机过载保护的电气元件,它通过检测电动机运行时的电流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过载。在实际应用中,热继电器常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构成电动机的启动和保护系统。以下是对热继电器工作原理及其接法的总结。
一、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核心部件是双金属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当电动机运行时,电流流经热继电器内部的加热元件,使其升温。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双金属片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弯曲,从而触发触点动作,切断控制电路,使电动机停止运行,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热继电器具有一定的动作延迟特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承受过载电流而不立即断开,避免因短时过载(如启动电流)导致误动作。同时,它具备手动复位功能,可在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设备。
二、热继电器接法
热继电器通常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构成“启动-保护”控制系统。常见的接法如下:
| 接线端子 | 功能说明 |
| L1、L2、L3 | 连接电源三相输入 |
| T1、T2、T3 | 连接电动机三相输出 |
| A1、A2 | 控制回路接线端子,连接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 |
| COM、NO、NC | 控制触点端子,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
接线步骤简述:
1. 电源输入:将三相电源分别接入热继电器的L1、L2、L3端子。
2. 电机输出:将电动机的三相线分别接入热继电器的T1、T2、T3端子。
3. 控制回路:将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A1、A2)连接至热继电器的控制触点(COM、NO或NC)。
4. 保护联动:当热继电器检测到过载时,其触点断开,使得交流接触器线圈失电,主电路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行。
三、注意事项
- 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应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进行设置,确保既能有效保护电动机,又不会因轻微过载频繁跳闸。
- 安装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避免高温环境影响热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 定期检查热继电器的触点状态,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
四、总结
热继电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动机过载保护装置,其工作原理简单、结构可靠,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合理接线不仅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还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参数,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与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