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仁民爱物的汉语大词典

2025-11-01 13:04:19

问题描述:

仁民爱物的汉语大词典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13:04:19

仁民爱物的汉语大词典】“仁民爱物”这一词语,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关爱与对万物的尊重。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在《汉语大词典》中,“仁民爱物”被收录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其含义丰富,涵盖了伦理、政治、生态等多个层面。

一、

“仁民爱物”最早可追溯至《孟子·尽心上》,其中提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人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句话表达了儒家“仁”的层次性:从亲爱亲人,到爱护百姓,再到关怀万物,层层递进,体现出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道德扩展。

在《汉语大词典》中,“仁民爱物”被解释为:指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和万物,强调对人的关爱与对自然的尊重。该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心怀博爱、胸怀宽广、具备高度道德修养的人。

此外,“仁民爱物”也常与“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等概念相联系,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哲学中“仁”的核心理念。它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标准,也是社会治理的理想目标。

二、关键词解析表

汉语词汇 含义说明 出处/来源 相关概念
仁民 对人民的仁爱之心,体现儒家“仁政”思想 《孟子·尽心上》 仁政、民本
爱物 对万物的关爱,体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庄子·齐物论》 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仁民爱物 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和万物,是儒家“仁”的延伸与实践 《汉语大词典》 仁者爱人、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 将人民视为同胞,万物视为同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张载《正蒙·乾称篇》 天人合一、万物一体
仁者爱人 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 《论语·颜渊》 仁政、礼乐教化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仁民爱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人的关怀与对环境的保护。无论是政府政策制定,还是个人行为选择,“仁民爱物”的精神都能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公正、和谐与可持续的社会。

同时,这一理念也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了深刻的思想资源。

四、结语

“仁民爱物”作为《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个重要条目,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刻的道德启示。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理解并践行“仁民爱物”,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加温暖、理性与可持续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