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指的是什么】“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该政策自2017年正式启动以来,成为中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简称,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进。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和学科,使其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从而带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
“双一流”建设分为两个层次:
1.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简称“双一流A类”):主要面向综合实力强、学科布局广的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2.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简称“双一流B类”):主要针对在某些优势学科上具有突出表现的高校,如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此外,“双一流”并非终身制,而是动态调整机制,每五年评估一次,确保建设成果持续有效。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全称 |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 提出时间 | 2017年 |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
| 建设目标 | 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
| 建设内容 | 高校整体实力与优势学科同步发展 |
| 建设层次 | 1. 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 2. 双一流B类(世界一流学科) |
| 动态管理 | 每5年评估一次,优胜劣汰 |
| 建设高校数量 | 约140所左右(含A类和B类) |
| 国际影响 | 推动中国高校走向世界舞台 |
三、结语
“双一流”不仅是高校发展的战略方向,也反映了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高度重视。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