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含义深远的字词。比如“其”这个字,在许多句子中都出现过,但具体含义往往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以“及其壮也”为例,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为:“及至其壮也,血气方刚,志气未定。”这里的“其”字,是代词,通常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在“及其壮也”中,“其”指的是“他”,即前面提到的那个人,可能是某位历史人物或故事中的主角。
“及”在这里表示“等到”的意思,“壮”则是“壮年”的意思,“也”是一个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陈述或感叹的语气。整句话的意思大致是:“等到他到了壮年的时候。”
需要注意的是,“其”在古文中用法多样,可以作代词、副词、连词等,具体意义要根据语境来确定。例如:
- 作代词时,可以指代人或事物(如“其人”、“其事”);
- 作副词时,常表示推测或反问(如“其可怪也欤?”);
- 作连词时,可能表示选择或转折(如“其一犬坐于前”)。
因此,在阅读古文时,不能孤立地理解一个字,而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
总结来说,“及其壮也”中的“其”字,是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他”,表示“等到他到了壮年的时候”。这种用法在古文中较为常见,体现了文言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