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膀胱经有哪些穴位

2025-10-26 04:17:14

问题描述:

膀胱经有哪些穴位,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04:17:14

膀胱经有哪些穴位】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络。它起于眼部的睛明穴,沿背部两侧下行,经过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最终止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膀胱经主水液代谢,与肾相表里,常用于治疗腰背疼痛、头痛、目疾、泌尿系统疾病等。

以下是膀胱经的主要穴位总结:

膀胱经主要穴位一览表

穴位名称 位置 功能作用
睛明 目内眦角旁0.5寸 明目、缓解视疲劳
攒竹 眉头凹陷处 缓解头痛、眉棱骨痛
阳白 眉上1寸 治疗头痛、眼干
丝竹空 眉梢凹陷处 疏风清热、缓解头痛
曲差 头顶百会前1.5寸 治疗头痛、失眠
五处 头顶百会前3寸 调理头部气血
承光 头顶百会后1.5寸 清热通窍
通天 头顶百会后2寸 治疗鼻塞、头痛
廉泉 下颌正中凹陷处 通利咽喉、止咳
天柱 后发际正中旁1.5寸 治疗颈项强痛
大杼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表散寒、调理肺气
风门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散风解表、止咳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补肺益气、止咳平喘
厥阴俞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安神定志、调和心气
心俞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养心安神、活血通络
膈俞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肝俞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养肝柔筋、疏肝解郁
胆俞 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腑调理、舒肝利胆
脾俞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健脾和胃、补气养血
胃俞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健脾和胃、助消化
肾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补肾益精、强腰健骨
气海俞 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补气固本、调理元气
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调理大肠、通便止泻
关元俞 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温阳固本、调理下焦
小肠俞 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利尿通淋、调理小肠
膀胱俞 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补肾利尿、调理膀胱
中膂俞 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调理腰骶部气血
白环俞 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补肾固精、调理下焦
秩边 腰骶部,第4骶后孔旁开1寸 调理腰腿、通络止痛
殷门 腘横纹上6寸 疏通经络、缓解腿痛
飞扬 腘横纹下5寸 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跗阳 外踝上3寸 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昆仑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 治疗头痛、腰痛
申脉 外踝下凹陷处 调理下肢、安神定志
金门 外踝前下方凹陷处 通络止痛、调和气血
承山 小腿后侧腓肠肌下凹陷处 舒筋活络、缓解腿抽筋
阴谷 腘横纹内侧端 补肾益精、调理下焦
涌泉 足底前1/3凹陷处 补肾益精、引火归元
然谷 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 清热利湿、调理肾气
太溪 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照海 内踝下凹陷处 滋阴润燥、调理咽喉
水泉 内踝下3寸 补肾利尿、调理下焦
阴都 腹部脐下3寸旁开0.5寸 调理脾胃、补肾益气
肓俞 腹部脐下4寸旁开0.5寸 健脾和胃、调理气机
石门 腹部脐下2寸 补肾益精、调理下焦
关元 腹部脐下3寸 补肾固本、调理元气
中极 腹部脐下4寸 调理膀胱、补肾益气
曲骨 腹部脐下5寸 补肾益精、调理下焦
至阴 足小趾外侧 调理胎位、引气下行

以上是膀胱经的主要穴位及其功能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以达到调理身体、改善症状的效果。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