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犹唱后庭花上一句】一、
“隔岸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原句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这句诗描绘了在秦淮河畔,歌女仍在吟唱《玉树后庭花》这首被视作亡国之音的曲子,而世人却对此漠不关心,表现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讽刺。
“隔岸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因其内容轻佻、情调颓废,被视为亡国之音。杜牧借此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本文将从诗句出处、含义解析、历史背景以及相关诗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原文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
| 作者 | 杜牧(唐代) |
| 出处 | 《泊秦淮》 |
| 诗句含义 | 描写歌女在秦淮河畔仍唱亡国之音,表现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讽刺。 |
| “后庭花”含义 | 南朝陈后主所作乐曲,象征奢靡与亡国之音。 |
| “隔岸”解释 | 指秦淮河对岸,暗示距离感与冷漠态度。 |
| 时代背景 | 唐代末年,社会动荡,文人忧国忧民情绪浓厚。 |
| 情感基调 | 悲凉、讽刺、忧虑 |
| 相关诗句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三、结语
“隔岸犹唱后庭花”不仅是杜牧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通过分析这句诗的背景与内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历史价值与文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