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几几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将从背景、时间点以及相关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背景介绍
“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最早由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旨在描述一个比“温饱”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并在21世纪初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目标。
“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还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进步,是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二、时间节点
根据官方表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指中国在2020年之前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来说:
- 2000年:中国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标志着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核心内容与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概念提出者 | 邓小平(1979年) |
| 初步实现时间 | 2000年 |
| 全面建成时间 | 2020年 |
| 主要目标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
| 重大成果 |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
| 社会影响 | 增强了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总结
“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发展成就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和发展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