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获至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如获至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得到了非常珍贵的东西,感到非常高兴和珍惜。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如获至宝 |
| 拼音 | rú huò zhì bǎo |
| 释义 | 比喻得到极珍贵的东西,感到非常高兴和珍惜。 |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 |
| 用法 | 作谓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 |
| 近义词 | 如获至珍、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
| 反义词 | 痛失所爱、悔不当初、懊恼不已 |
二、出处详解
“如获至宝”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原文为:
> “导虽居重任,而清俭寡欲,常以清静为务。尝与客坐,有客问曰:‘公何以能得人如此?’导曰:‘吾无他术,惟以诚待人耳。’客曰:‘然则天下之士,皆如获至宝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王导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简朴,为人诚实。有人问他为何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是以诚待人罢了。”客人听后感叹道:“那么天下的士人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一样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如获至宝”原本是形容对人才的重视和珍惜,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得到珍贵物品时的喜悦心情。
三、现代用法举例
1. 书籍或文物
他在古董市场发现了一本罕见的古籍,简直如获至宝。
2. 技术或灵感
这个新发现的技术让他如获至宝,立刻开始研究。
3. 情感上的收获
她终于找到了自己失落多年的信物,如获至宝。
四、注意事项
- “如获至宝”强调的是“珍贵”与“喜悦”的结合,不能随便用于普通物品。
- 在正式场合使用时,语气要恰当,避免夸张。
- 该成语适合用于描写人物情绪变化或表达对某物的极度珍惜。
五、总结
“如获至宝”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最初用于赞美人才的重要性,后逐渐演变成为形容获得珍贵物品时的喜悦之情。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华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命力。
通过了解其出处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