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凝固点】凝固点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的温度。它是物质在特定压力下,由液体开始结晶并形成固体的临界温度。凝固点与熔点在相同压力下是相同的数值,但方向相反:熔点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而凝固点则是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这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外界压力等因素。了解凝固点对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在食品保鲜、金属加工、制冷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凝固点总结:
| 物质名称 | 凝固点(℃) | 备注 |
| 水 | 0 | 在标准大气压下 |
| 酒精 | -114 | 不同浓度略有差异 |
| 铁 | 1538 | 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
| 铝 | 660 | 常见金属材料 |
| 乙醚 | -116 | 易挥发物质 |
| 水银 | -39 | 用于温度计 |
| 甘油 | -17.2 | 常见于化妆品中 |
| 沥青 | 100~200 | 温度变化较大 |
需要注意的是,凝固点可能会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在高压环境下,某些物质的凝固点会升高或降低。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冷却速度的不同,物质的实际凝固点可能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总之,凝固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理解它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物质的状态变化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