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失之交臂出自

2025-11-08 22:10:40

问题描述:

失之交臂出自,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8 22:10:40

失之交臂出自】2、直接用原标题“失之交臂出自”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加表格)

一、

“失之交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本可以得到的机会或人。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古代文献,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失之交臂”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吾与项伯有故,项伯亦素善留侯张良,留侯曰:‘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良曰:‘今诚得沛公,与项王会于鸿门,因善遇之,使不得击。’沛公曰:‘诺。’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及项王至,沛公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及将军,不能为功。然今日之事,非将军莫能救。’项王曰:‘此沛公之罪也。’于是项王与沛公饮,酒酣,项王曰:‘将军与我共定天下,今日相与欢饮,无以相忘。’沛公曰:‘愿与将军同死。’项王曰:‘不然。’遂与沛公别。沛公还军霸上,项王亦引兵西。……”

在这一段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失之交臂”四个字,但后人根据其中的情节发展,尤其是刘邦与项羽之间的错失良机,引申出了“失之交臂”的说法。

后来,在《汉书·韩信传》中也有类似的表达,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成语的历史内涵。

因此,“失之交臂”虽然不是直接出现在古籍中的成语,但它源于历史事件,表达了人们因犹豫、疏忽或时机不当而错失良机的感慨。

二、表格展示:

成语 失之交臂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汉书·韩信传》
含义 因错过机会或误判时机而未能得到应得的东西
原意 指因未及时行动或判断失误,导致失去重要机会
现代用法 常用于描述因犹豫、迟疑或错过时机而失去某事
历史背景 起源于楚汉争霸时期,特别是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互动
文化意义 表达对机遇的珍惜和对决策的反思
使用场景 用于描述工作、生活、感情等多方面的错失机会

三、结语:

“失之交臂”虽非直接出自某一典籍,但其文化根源深厚,寓意深刻,已成为现代汉语中表达“错失良机”的常用成语。理解它的来源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谨慎地把握每一次机会,避免因一时的犹豫或误判而遗憾终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