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意思】一、
唐代诗人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下“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诗,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不惧牺牲的精神。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忠诚与责任感,也体现了他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与坚韧。
该诗句中的“圣明”指皇帝,意为贤明的君主;“除弊事”即清除弊端、治理国家;“衰朽”是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年老体弱;“惜残年”则是不愿浪费剩余的生命。整句诗的意思是:我愿意为圣明的君主清除弊政,怎么会因为自己年老体弱而珍惜这剩余的一点生命呢?
二、诗句解析表
| 词语 | 含义 | 表达情感/态度 |
| 欲为 | 想要、愿意 | 表达强烈的意愿和责任感 |
| 圣明 | 贤明的君主 | 对朝廷的忠诚与信任 |
| 除弊事 | 清除弊政、治理国家 | 表现政治抱负与担当 |
| 肯将 | 怎么会 | 表达坚决的态度,反问语气 |
| 衰朽 | 年老体弱 | 自谦之词,表达自身处境 |
| 惜残年 | 珍惜剩余的岁月 | 反映对生命的重视,但更重于责任 |
三、延伸理解
此诗句出自韩愈被贬潮州途中所作,当时他因直言进谏触怒皇帝,被贬至偏远之地。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坚持。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出古代士大夫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价值观。
四、结语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不仅是韩愈个人情怀的写照,更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精神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信念与担当,不因个人得失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