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史上最大的筑京观

2025-11-09 15:52:37

问题描述:

史上最大的筑京观,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9 15:52:37

史上最大的筑京观】在古代战争中,“京观”是一种常见的军事行为,指的是将战败敌军的尸体堆积成土丘,以示胜利、震慑敌人或炫耀战功。这种做法虽然残酷,但在古代战争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因其规模之大、手段之狠,被后人称为“史上最大的筑京观”。

一、事件背景

这场被称为“史上最大的筑京观”的事件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前260年,地点是长平之战(今山西省高平市附近)。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最终以秦国的全面胜利告终。

秦将白起在此战中采用围困战术,成功歼灭赵军45万人。据《史记·白起列传》记载,白起在战后将赵军降卒全部坑杀,并将尸体堆积成京观。

二、事件经过

- 时间:公元前260年

- 地点:长平(今山西高平)

- 参战方:秦国 vs 赵国

- 结果:秦军大胜,赵军主力被歼灭

- 特殊之处:大规模屠杀降卒并筑京观

三、事件影响

1. 军事威慑:此战极大震慑了其他诸侯国,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2. 政治影响: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

3. 文化反思:后世对“京观”这一行为多有批评,认为其过于残忍,违背仁义之道。

四、总结与对比

项目 内容
战役名称 长平之战
时间 公元前260年
地点 山西高平
参战方 秦国 vs 赵国
结果 秦国大胜,赵军45万被歼
特殊行为 坑杀降卒,筑京观
历史评价 残酷、震慑、推动秦统一

五、结语

长平之战不仅是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筑京观”事件。它标志着战国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尽管这一事件在当时被视为一种军事胜利的象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对人性和文明的伤害。因此,这一事件也成为后世反思战争伦理的重要案例。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