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包拯是几品官】包拯,字希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因断案如神、公正无私而被后人尊称为“包青天”。他一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然而,关于他在宋朝的官职品级,许多人并不清楚。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总结包拯在不同阶段所担任的官职及其对应的品级。
一、包拯的仕途简介
包拯早年中进士,步入仕途。他在地方和中央都担任过重要职务,官职不断升迁,最终成为朝廷重臣。由于宋朝的官职体系较为复杂,且存在“实职”与“虚衔”之分,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历史背景来分析他的品级。
二、包拯的主要官职及品级(简要总结)
| 官职名称 | 担任时间 | 品级 | 备注 |
| 进士 | 1027年 | - | 考中进士,进入仕途 |
| 知县 | 1030年左右 | 从六品 | 地方基层官职 |
| 通判 | 1034年左右 | 正七品 | 地方监察官 |
| 监察御史 | 1049年 | 从五品 | 中央监察官员 |
| 龙图阁直学士 | 1056年 | 从三品 | 文职荣誉官职 |
| 枢密副使 | 1058年 | 从二品 | 参与军政决策 |
| 吏部侍郎 | 1061年 | 正三品 | 中央六部之一的高官 |
| 参知政事 | 1061年 | 从二品 | 相当于副宰相 |
三、说明与分析
1. 进士出身:包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这是进入仕途的起点。虽然进士本身没有明确的品级,但意味着他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2. 地方任职:他在地方上先后担任知县、通判等职,这些职位属于地方官系统,品级较低,但能积累政治经验。
3. 中央任职:随着资历的增长,包拯逐步进入中央,担任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等官职,品级也逐渐提高。
4. 高位权臣:晚年,包拯曾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当时朝廷中极为重要的职位,品级达到从二品。
四、结语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清官,其官职品级随着仕途的发展而不断提升。从地方小吏到中央重臣,他始终秉持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后世的赞誉。了解他的官职品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在宋代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