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续貂是什么意思】“狗尾续貂”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用狗尾巴的毛来修补貂皮大衣,后来用来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接在好东西后面,显得不伦不类、前后不协调。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文章、作品或行为中后半部分质量下降,与前文不相称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狗尾续貂 |
| 拼音 | gǒu wěi xù diāo |
| 出处 | 《晋书·王济传》 |
| 本义 | 用狗尾巴的毛补貂裘,形容事物不协调 |
| 引申义 | 比喻前后不协调、质量不一致或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学、艺术、写作等领域,指作品后半部分质量差 |
| 贬义色彩 | 是 |
二、成语来源简述
“狗尾续貂”最早出自《晋书·王济传》。故事讲的是西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王济的人,他有一件非常珍贵的貂裘。有一天,他的马夫不小心把貂裘弄坏了,王济便让马夫用狗尾巴的毛来修补。结果,这件原本高贵的貂裘因为用了狗尾巴毛而变得粗糙不堪,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在好的基础上加上不好的部分,使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成为了一个贬义成语。
三、使用示例
1. 这部小说开头写得非常好,但结尾却显得仓促,简直是狗尾续貂。
2. 他本来是个好演员,但最近几部电影表现平平,真是狗尾续貂。
3. 这篇文章前面逻辑清晰,后面却突然跑题,让人感觉是狗尾续貂。
四、常见误用提示
- 误用点:有些人将“狗尾续貂”理解为“模仿他人”,其实这是错误的。
- 正确理解:强调的是“前后不协调”而不是“模仿”。
- 类似成语:如“画蛇添足”、“虎头蛇尾”等,也表示前后不协调的意思。
五、总结
“狗尾续貂”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提醒我们在创作或表达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和一致性。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其他形式的表达,都应避免出现“狗尾续貂”的情况,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美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