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临死前作的古诗】谭嗣同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为变法图强而献身,其精神感人至深。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拒绝逃亡,选择留京受刑,临刑前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情感悲壮的诗作——《狱中题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一、诗歌原文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眉向天笑,
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死了算什么,只要主义真。
二、诗歌背景与内容解析
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被捕入狱,面对死亡,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以诗明志。诗中“望门投止思张俭”引用东汉名士张俭的故事,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仍希望有人能继承变法精神;“忍死须臾待杜根”则借用东汉杜根被贬后隐忍等待的机会,表达自己愿意忍受暂时的屈辱,等待时机复兴国家。
最后一句“我自横眉向天笑,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更是他一生信仰的集中体现,表现出一种无畏和坚定的革命精神。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狱中题壁》 |
| 作者 | 谭嗣同 |
| 创作时间 |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
| 背景 | 变法失败,被捕入狱,拒绝逃亡,准备就义 |
| 主旨 | 表达对变法理想的坚持,以及对死亡的无畏态度 |
| 诗句重点 | “我自横眉向天笑,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
| 精神内涵 | 坚定信念、不惧牺牲、追求真理 |
| 历史意义 | 成为近代革命者的精神象征,激励后人 |
四、结语
谭嗣同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他的牺牲,为后来的革命者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近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历史已远去,但他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