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待成语什么意思】“刮目相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有了新的认识或评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含义
“刮目相待”字面意思是“擦亮眼睛看待”,引申为对某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以旧眼光看待他。通常用于表示对一个人能力、表现或变化的重新评估。
- 近义词: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 反义词:老眼昏花、视而不见
二、成语出处
“刮目相待”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普通的人,如果分别三天,也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后来,“刮目相待”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对人的重新认识。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使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 表达对他人进步的认可 | 避免在对方未有明显改变时随意使用 |
| 对某人能力的重新评估 | 应基于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
| 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 | 不适合口语中随意使用 |
四、常见例句
1. 他以前只是个普通员工,现在升职了,大家都要刮目相待。
2. 她这次的表现让人刮目相待,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3. 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稳重,值得刮目相待。
五、总结
“刮目相待”是一个表达对他人重新认识的成语,强调不能以旧眼光看待人或事。它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反映了对变化和成长的认可。在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成语 | 刮目相待 |
| 含义 | 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表示对其有了新的认识 |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 近义词 | 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
| 反义词 | 老眼昏花、视而不见 |
| 使用场景 | 正式或半正式场合,表达对他人进步的认可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典故,可继续查阅古籍或现代汉语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