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啼血杜鹃典故是什么

2025-11-16 02:37:53

问题描述:

啼血杜鹃典故是什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6 02:37:53

啼血杜鹃典故是什么】“啼血杜鹃”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与传说的典故,常用来表达悲愤、哀怨或深切的思念之情。这个典故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对“啼血杜鹃”典故的总结与分析。

一、典故来源与含义

“啼血杜鹃”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则寓言,后在历代文人诗文中被广泛引用。其核心寓意是:杜鹃鸟因哀痛而啼血,象征着深切的悲伤与执着的情感。

在民间传说中,杜鹃鸟也被称为“子规”,据说它是因为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日夜啼叫,直到喉咙出血,因此得名“啼血杜鹃”。

二、文化意义与文学应用

1. 情感象征

杜鹃的啼血象征着深切的哀伤、无尽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痛苦。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理想破灭的无奈。

2. 历史人物关联

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中,“杜宇”(即杜鹃)常与蜀地的历史人物“望帝”联系在一起。传说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日夜啼叫,声音凄凉,令人动容。

3.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便是以杜鹃的啼血来渲染环境的凄凉与情绪的低落。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啼血杜鹃
出处 《庄子·齐物论》及民间传说
含义 象征悲愤、哀怨、深切思念
文化背景 源自古代神话与文学传统
常见意象 子规、杜宇、啼血、哀鸣
文学用途 表达离别、悼念、忧思等情感
代表人物 望帝(传说中化为杜鹃的帝王)
代表诗句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四、结语

“啼血杜鹃”不仅是自然界的鸟类象征,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深刻的情感载体。它承载了人们对生命、爱情、忠诚与遗憾的复杂情感,成为诗歌与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意象之一。通过这一典故,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与精神世界的丰富描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