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怎么读】“醍醐灌顶”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受到启发或领悟到深刻的道理。对于不熟悉这个成语的人来说,首先需要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和含义。
一、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典故,原意是用酥油(醍醐)浇在头顶,比喻灌输智慧、启迪心灵。现在多用来形容听到了高明的见解后,顿悟真理,感到豁然开朗。
该成语读音为 tí hú guàn dǐng,其中:
- “醍”:tí
- “醐”:hú
- “灌”:guàn
- “顶”:dǐng
在使用时,要注意字形和读音的准确性,避免误读或误写。
二、表格展示
| 成语 | 醍醐灌顶 |
| 拼音 | tí hú guàn dǐng |
| 注音 | 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
| 含义 | 比喻受到启发,突然明白道理 |
| 出处 | 佛教典故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 |
| 近义词 | 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
| 反义词 | 一知半解、迷迷糊糊 |
| 例句 | 他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问题的根源。 |
三、注意事项
1. 读音易错点:“醍”读 tí,不是“tī”或“dì”;“醐”读 hú,不是“hū”或“hù”。
2. 书写注意:不要将“醍”误写为“题”,“醐”不要写成“胡”。
3. 使用场合:适合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通过了解“醍醐灌顶”的读音、含义及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