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女工委员设置的法律法规】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中,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承担着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职责。其中,工会女工委员的设置是保障女性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工会应当设立女工委员或女职工委员会,以更好地关注和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以下是对我国关于工会女工委员设置相关法律法规的总结,并结合具体规定形成表格形式,便于查阅与理解。
一、法律法规概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工会的性质、任务及组织结构,其中对女工委员的设置有明确要求,强调工会应重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该法从国家层面强调了对女性权益的全面保护,包括劳动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也对工会在维护女职工权益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3.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女职工工作的意见》
这是全国总工会针对女职工工作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女工委员的职责、作用及设置标准。
4.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
该条例对基层工会的组织结构、职能划分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包含女工委员的设立条件和职责内容。
二、女工委员设置的相关规定(总结表格)
| 法律法规名称 | 规定内容摘要 | 设置要求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 工会应当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 工会应设立女工委员或女职工委员会,负责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 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保障女职工的劳动权益、生育权益等。 | 工会应协助企业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女职工权益不受侵害。 |
|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女职工工作的意见》 | 强调女工委员在推动性别平等、维护女职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 建议女工委员人数不少于工会委员的10%,并定期开展女职工专项活动。 |
|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 | 明确规定基层工会应设立女工委员,履行相关职责。 | 女工委员由女职工代表选举产生,负责女职工的日常事务和维权工作。 |
三、女工委员的主要职责
1. 权益维护:关注女职工在劳动、工资、晋升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及时反映和解决女职工的实际问题。
2. 政策宣传:向女职工宣传国家有关女性权益的法律法规,提高其法律意识。
3. 活动组织:组织开展适合女职工的文体活动、健康检查、心理咨询等服务。
4. 协调沟通:与单位行政、妇联等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共同推动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的落实。
四、结语
工会女工委员的设立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健全的女工委员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女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议各基层工会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设立女工委员,充分发挥其在女职工权益保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