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讲的是什么内容】《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著名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该书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清朝末年官场中的腐败、黑暗与虚伪现象,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一、
《官场现形记》通过一系列独立成章的故事,描绘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的丑恶嘴脸,展现了封建官僚制度下“官”与“吏”的勾结、贪污受贿、弄权舞弊等现象。作者以幽默讽刺的方式,对官场中各种荒唐行为进行了无情批判,揭示了封建体制的腐朽本质。
全书共60回,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主线明确:揭露官场黑幕,讽刺官僚作风,呼吁改革。
二、主要内容概括(表格)
| 章节 | 主要内容 | 核心主题 |
| 第1-5回 | 描述一位县官如何通过贿赂升迁,展现官场晋升机制的腐败 | 官员晋升靠金钱而非才能 |
| 第6-10回 | 讲述巡抚与下属勾结,互相包庇,掩盖罪行 | 官官相护,贪污成风 |
| 第11-15回 | 描写地方官欺压百姓,借机敛财 | 官员滥用职权,鱼肉乡民 |
| 第16-20回 | 展现官场中派系斗争,互相倾轧 | 官场内部派系林立,争权夺利 |
| 第21-25回 | 讲述官员假公济私,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 贪污腐败,道德沦丧 |
| 第26-30回 | 揭示官场中“人情”与“关系”的重要性 | 官场依赖人脉,非能力为本 |
| 第31-35回 | 描述官员虚报政绩,粉饰太平 | 表面光鲜,实则空虚 |
| 第36-40回 | 讲述官场中“文人”与“官僚”的结合 | 文人沦为附庸,失去独立人格 |
| 第41-45回 | 揭露官场中“清官”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 | 即使清官也难逃体制束缚 |
| 第46-50回 | 展现官场中“新式官员”的出现及其局限 | 新旧交替中的矛盾与困境 |
| 第51-60回 | 总结官场乱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呼吁改革,反思传统体制 |
三、作品特点
1. 讽刺性强:语言犀利,善于用夸张手法揭示官场丑态。
2. 现实主义风格:描写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3. 结构松散但主题集中:虽为多段故事组成,但始终围绕“官场腐败”展开。
4. 人物形象鲜明:塑造了许多典型官僚形象,如贪官、酷吏、无能之辈等。
四、历史意义
《官场现形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批判之作。它在晚清时期起到了唤醒民众、揭露黑暗的作用,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封建官僚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结语
《官场现形记》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讽刺,揭示了封建官场的腐败与堕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