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官渡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战役之一,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关键性战争。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也对后来的三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官渡之战发生于公元200年,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期的重要转折点。此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兵力占优的袁绍,奠定了其在北方的统治基础。这场战役的起止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但通常将战争的主要阶段定为公元200年,具体从年初开始,持续数月,最终以曹操胜利告终。
二、时间表
| 时间 | 事件说明 |
| 公元199年 | 袁绍占据河北,势力强盛;曹操则控制河南,双方矛盾加剧。 |
| 公元200年春 | 曹操率军进攻袁绍控制下的白马(今河南滑县),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 |
| 公元200年夏 | 双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展开决战,曹操采用火攻战术,烧毁袁绍粮草,取得决定性胜利。 |
| 公元200年秋 | 袁绍兵败撤退,官渡之战基本结束,曹操控制了中原地区。 |
三、结语
官渡之战虽未有确切的“起止日期”,但从历史记载来看,主要作战时间集中在公元200年,尤其是春季至夏季期间。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战略思维与指挥艺术的典范,被后世广泛研究与传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