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管宁与华歆文言文翻译

2025-11-16 23:53:01

问题描述:

管宁与华歆文言文翻译,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6 23:53:01

管宁与华歆文言文翻译】一、文章总结

《管宁与华歆》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一则短文,讲述了东汉末年两位名士——管宁与华歆之间的故事。文中通过两人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共同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不同的志趣和品格。管宁因看到路上有车马经过而起身离开,认为这是“利”之所在,而华歆则继续读书,表现出对功名的执着。这段文字不仅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来教育后人要坚守本心、淡泊名利。

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翻译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地种菜。
见一牛,牵牛者过,其牛忽奔入田中。 看见一头牛,牵牛的人经过,那头牛突然跑进田里去了。
宁曰:“此物虽贵,然吾不欲。” 管宁说:“这东西虽然珍贵,但我并不想要。”
歆曰:“吾亦不欲。” 华歆说:“我也并不想要。”
宁遂去,不复与歆同席。 管宁于是离开了,不再和华歆同坐一处。
歆后为太傅,宁终不与相见。 后来华歆做了太傅,管宁始终没有和他见面。

三、内容分析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 管宁重义轻利:他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愿因一时利益而改变本心。

- 华歆尚利逐名:虽然表面上也表示不想要,但后来仍追求功名,说明他的内心更看重仕途与地位。

- 二人志趣不同: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道扬镳,反映出古代士人之间因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分歧。

四、启示与意义

《管宁与华歆》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哲理。它告诉我们:

- 在面对诱惑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外物所动;

- 一个人的品格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而非只看表面行为;

- 选择朋友和人生道路时,应以志趣相投、价值观一致为重。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文章出处 《世说新语·德行》
作者 刘义庆(编)
主题 士人品格与志趣的对比
人物 管宁、华歆
核心思想 重义轻利、坚守本心
教育意义 倡导淡泊名利、重视道德修养
结局 管宁与华歆分道扬镳

如需进一步探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