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和昄什么区别】“皈”和“昄”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都比较少见,但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却有明显的不同。很多人在阅读或书写时可能会混淆这两个字,尤其是当它们出现在佛教、宗教或古文语境中时。本文将从字义、用法、来源等方面对“皈”和“昄”进行详细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
一、字义总结
| 字 | 拼音 | 基本含义 | 常见用法 | 是否常用 |
| 皈 | guī | 归附、归顺;常用于佛教术语,表示归依佛门 | 皈依、皈命 | 较为常见 |
| 昄 | bǎn | 同“般”,意为“普遍、广泛”;也有“回转”的意思 | 无常见组合词 | 极少使用 |
二、详细解析
1. “皈”字
- 拼音:guī
- 部首:亻(单人旁)
- 字义:
- 表示“归附、归顺”,如“皈依”、“皈命”。
- 在佛教中,“皈依”是信佛者表示归向佛法僧三宝的仪式,是信仰上的归属。
- 有时也用于表达对某种理念、思想的认同,如“皈心于道”。
- 使用场景:
- 宗教场合(佛教、道教等)
- 文学作品中表达归宿、归属感
- 书面语中较为常见
- 例子:
- 他决定皈依佛门,过上清修生活。
- 人们常说“皈依三宝”,即信仰佛、法、僧。
2. “昄”字
- 拼音:bǎn
- 部首:丷(倒八头)
- 字义:
- 古同“般”,表示“一般、普遍”。
- 也有“回转、转身”的意思,如“昄然”。
- 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古文或生僻词汇中。
- 使用场景:
- 古文或诗词中
- 极少出现在现代口语或书面语中
- 多作为生僻字出现,不具备实际意义
- 例子:
- 《诗经》中有“昄周之国”,意为“广大的周国”。
- “昄然”一词在古文中表示“忽然、突然”。
三、总结对比
| 对比项 | 皈 | 昄 |
| 拼音 | guī | bǎn |
| 部首 | 亻 | 丷 |
| 含义 | 归附、归依 | 普遍、回转 |
| 使用频率 | 较高 | 极低 |
| 常见搭配 | 皈依、皈命 | 无常见搭配 |
| 适用领域 | 宗教、文学 | 古文、诗词 |
| 现代意义 | 明确且常用 | 生僻且不常用 |
四、结语
“皈”和“昄”虽然在字形上有些相似,但它们的含义和使用范围完全不同。“皈”是一个在佛教和传统文化中广泛应用的字,而“昄”则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生活中几乎不用。了解这两个字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学习宗教文化时避免误解,提升语言理解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