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的资料】王肃,字子雍,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经学家。他出身名门,父亲王朗是东汉末年的重臣,后来在曹魏政权中担任要职。王肃本人在政治和学术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尤其在儒家经典的注释方面有较大贡献。
王肃在魏明帝时期官至中郎将、散骑常侍,后升任司隶校尉,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他在朝中主张改革,提倡礼法,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有一定影响。此外,他还以注解《论语》《尚书》等经典而闻名,其注释被后世称为“王氏学”,在当时的儒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尽管王肃在历史上并非特别突出的军事将领,但他在文化与思想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他的学术活动为后世儒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反映了三国时期士人阶层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王肃 |
| 字 | 子雍 |
| 生卒年 | 约187年-256年 |
| 出生地 | 东海郡(今山东郯城) |
| 身份 | 曹魏政治家、经学家 |
| 父亲 | 王朗(东汉末年重臣) |
| 官职 | 中郎将、散骑常侍、司隶校尉 |
| 主要成就 | 注解《论语》《尚书》,创立“王氏学” |
| 历史评价 | 在儒学发展中有一定影响,政治上主张礼法 |
| 影响范围 | 三国时期及后世儒学 |
综上所述,王肃作为三国时期的学者与官员,在政治与学术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虽然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如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但他在儒家经典的整理与传播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值得后人关注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