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的意思中的及的意思什么】“过犹不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做事要适度,把握分寸。
其中,“及”字在成语中的意思是指“达到、达到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及”指的是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过”则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两者都偏离了“中道”,因此都不好。
一、
“过犹不及”是孔子提出的处世哲学,强调做事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度,也不可不足。成语中的“及”字,意为“达到”或“达到的程度”。
- “过”:超过、过分
- “及”:达到、符合标准
- “不及”: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 “过犹不及”:无论是过度还是不足,都是不好的
这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用于提醒人们在行为、态度和决策上保持平衡与适度。
二、表格展示
| 成语 | 过犹不及 |
| 出处 | 《论语·先进》 |
| 含义 | 做事过于或不足,都不合适 |
| 关键字 | 过、犹、及 |
| “过”的意思 | 超过、过分 |
| “及”的意思 | 达到、符合标准 |
| “不及”的意思 | 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
| 成语整体含义 | 无论过度还是不足,都不合乎中道 |
三、结语
“过犹不及”不仅是对行为的指导,也是对生活态度的提醒。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选择与压力,学会把握尺度,避免极端,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智慧。理解“及”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这一成语的深层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