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捉鳖什么意思】“瓮中捉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极为有利的条件下轻松地制服对手或完成某项任务。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瓮中捉鳖 |
| 拼音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闻君之军行,必有大功,故使吾子来,以慰其心,不欲为瓮中捉鳖也。” |
| 字面意思 | 在陶瓮中捕捉甲鱼(鳖) |
| 引申含义 | 形容事情已经稳操胜券,敌人或对手无处可逃,很容易被控制或击败 |
二、成语用法与示例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局势稳定 | “敌军已陷入包围圈,我们如同瓮中捉鳖,只需静待时机即可取胜。” |
| 表达信心十足 | “这次比赛我早已做好准备,简直是瓮中捉鳖,胜券在握。” |
| 用于比喻策略成功 | “他设下的陷阱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真是一招瓮中捉鳖。”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瓮中捉鳖”最早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指在陶瓮中捕捉甲鱼,因为甲鱼被困在瓮中无法逃脱,所以容易捕捉。后来,这一说法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在掌控局势的情况下轻松取得胜利。
在历史典故中,也有类似“瓮中捉鳖”的战略运用,比如在战争中通过封锁、围困等手段使敌人失去反抗能力,最终被一举歼灭。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轻而易举、十拿九稳、瓮中之鳖 |
| 反义词 | 难以捉摸、防不胜防、节外生枝 |
五、总结
“瓮中捉鳖”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绝对优势下轻松取胜的情景。它不仅体现了对局势的精准把握,也展现了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