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是啥意思】“行尸走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是机械地活着的人。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网络语境中,常被用来调侃某些人“像行尸走肉一样”,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缺乏热情或精神空虚的状态。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行尸走肉 |
| 英文翻译 | a living corpse / a mindless person |
| 拼音 | xíng shī zǒu ròu |
| 词性 | 名词/形容词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民皆弃本而逐末,如行尸走肉。” |
| 含义 | 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只知吃喝玩乐的人;比喻精神空虚、毫无生气的人。 |
| 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行为麻木、无目标、无激情;也用于网络用语中,表达对生活状态的不满或讽刺。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行尸走肉”最早出自东汉时期的《后汉书》,原意是指那些抛弃根本、追逐名利、行为麻木的人。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人在精神上“死了”的状态,即使身体还在活动,但内心已经没有了情感和动力。
在现代语境中,“行尸走肉”不仅用于批评他人,有时也用于自嘲,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缺乏方向感或动力。
三、常见用法举例
- 例1:他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睡觉,简直像个行尸走肉。
- 例2:这部电影讲的是末日世界里,人们像行尸走肉一样苟活。
- 例3:我最近工作太累,感觉整个人都成了行尸走肉。
四、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行尸走肉”的关系 |
| 面如死灰 | 脸色苍白,毫无生气 | 类似,但更强调外貌表现 |
| 精神恍惚 | 神志不清,注意力不集中 | 强调心理状态 |
| 无所事事 | 没有事情做,闲着 | 与“行尸走肉”有相似之处,但更偏向行为层面 |
五、总结
“行尸走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上已经“死去”,缺乏目标、动力和情感。它既可以作为批评他人的语言,也可以用于自嘲或表达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行尸走肉”现象越来越普遍,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如果你对“行尸走肉”的文化背景、文学引用或影视作品中的使用感兴趣,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