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

2025-11-22 08:18:56

问题描述: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08:18:56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行为,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国家财产安全,国务院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是对原有相关法规的整合与优化,旨在构建更加科学、系统、高效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一、主要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规定: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

2. 管理职责划分

明确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以及各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

3. 资产配置与使用

规定了资产配置的原则、标准及审批流程,强调“以用为本”,提升资产使用效率。

4. 资产处置与收益管理

对资产的转让、出租、报废等处置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求资产收益纳入预算管理。

5. 监督与问责机制

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对违规操作进行追责,确保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6. 信息化管理要求

推动资产管理数字化,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关键条款对比表

条款内容 原有规定 新《条例》规定
适用范围 仅限部分单位 扩展至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
管理职责 职责不清 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单位职责
配置原则 没有统一标准 提出“按需配置、合理高效”原则
处置程序 流程不规范 强调公开透明,严格审批流程
收益管理 缺乏统一管理 要求收益纳入预算统筹使用
监督机制 内部监管为主 引入第三方审计与社会监督
信息化建设 未强制要求 明确推动资产管理数字化

三、实施意义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迈出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一步。通过强化管理责任、规范操作流程、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有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该条例还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真正实现“管好资产、服务发展”的目标。

如需进一步了解《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具体内容或实施细节,建议查阅官方发布的全文文件或咨询相关财政管理部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