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宝藏问答 >

沆瀣一气的沆瀣是指什么

2025-11-22 15:50:32

问题描述:

沆瀣一气的沆瀣是指什么,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15:50:32

沆瀣一气的沆瀣是指什么】“沆瀣一气”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坏人勾结在一起,做坏事。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中的“沆瀣”二字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本文将从字义、出处、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沆瀣”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意是指夜间的雾气或露水。在古代文学中,“沆瀣”常被用来形容夜晚的湿气,带有朦胧、幽暗的意味。后来,这一词语被引申为一种不正当的联系或勾结。

成语“沆瀣一气”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司徒令公》诗:“沆瀣一气,天地同春。”这里的“沆瀣一气”本意是形容天地间的一种自然气息,后来逐渐演变为贬义词,用来形容腐败、勾结的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沆瀣一气”多用于批评那些为了私利而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人,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沱瀣一气(注:正确写法应为“沆瀣一气”,“沱”为误写)
出处 唐代李商隐《赠司徒令公》诗:“沆瀣一气,天地同春。”
原意 指夜间潮湿的雾气,象征自然界的浑然一体
引申义 后来指坏人之间勾结、狼狈为奸
现代用法 多用于批评腐败、勾结行为,含贬义
字义解析 “沆”:夜间的湿气;“瀣”:露水,合起来表示自然界的雾气
常见误写 “沱瀣一气”(错误写法)

三、结语

“沆瀣一气”虽然源于自然现象,但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批判色彩的成语。理解其来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在使用时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避免误用或误解。在日常交流中,若要批评不良行为,可适当使用该成语,但需注意语境与语气,以确保表达得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