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受禄的故事和含义简短】“无功受禄”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没有做出贡献却接受了好处或奖励。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劳而获、占便宜的行为。
一、故事简介
“无功受禄”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大臣叫赵盾,他为人正直,深得百姓爱戴。有一次,晋灵公想杀赵盾,但赵盾的部下提弥明忠心护主,最终救了赵盾一命。
事后,晋灵公为了表彰提弥明的忠诚,赐给他丰厚的赏赐。然而,提弥明拒绝接受赏赐,并说:“我并没有为国家立下大功,却接受了如此重赏,这是无功受禄,我不敢接受。”
这则故事体现了古代对“有功才受禄”的重视,也强调了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贪图不劳而获的好处。
二、含义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无功受禄 |
| 拼音 | wú gōng shòu lù |
| 出处 | 《左传》 |
| 释义 | 没有功劳却接受奖赏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自谦 |
| 近义词 | 不劳而获、不义之财 |
| 反义词 | 劳有所得、按劳分配 |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不劳而获;自谦不配受奖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无功受禄”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它提醒人们:
- 做事要有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 不应羡慕他人不劳而获的成果;
- 在职场或生活中,应保持诚信与公平。
总之,“无功受禄”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评价,更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倡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