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十七回内容概括】《西游记》第十七回,标题为“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音院僧盗袈裟”。这一回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途经观音院,因一件珍贵的袈裟引发的一场风波,最终引出黑风山的妖怪,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
一、
在这一回中,唐僧师徒来到观音院,该寺由金池长老主持。金池长老见唐僧身披观音菩萨赐予的锦襕袈裟,极为羡慕,便生贪念。他暗中策划,企图盗取袈裟。为了掩盖罪行,金池长老甚至放火烧毁了观音院,意图制造混乱。
孙悟空得知后,怒不可遏,与金池长老展开激烈争斗。火势蔓延,观音院被烧毁,众僧逃散。孙悟空趁机揭露真相,揭穿金池长老的阴谋。然而,真正的麻烦还未开始——原来,这件袈裟竟引来了一只黑风山的妖怪,它原本是观音院的老住持,因偷吃佛祖的仙丹而被贬入凡间,化作黑风怪。
黑风怪得知袈裟的来历后,欲抢夺此宝,于是大闹黑风山,与孙悟空展开激战。最终,孙悟空无法取胜,只好求助于观音菩萨,才得以解决这场纷争。
二、关键人物与事件表格
| 人物/事件 | 内容简述 |
| 唐僧师徒 | 经过观音院,受到金池长老款待 |
| 金池长老 | 羡慕唐僧的袈裟,起贪念,盗袈裟并纵火 |
| 孙悟空 | 揭发金池长老,与之争斗,但未能取胜 |
| 黑风怪 | 原为观音院老住持,因偷食仙丹被贬,抢夺袈裟 |
| 观音菩萨 | 最终出手相助,平息黑风山之乱 |
三、总结
第十七回通过袈裟引发的矛盾,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也揭示了因果报应的主题。同时,黑风怪的出现为后续孙悟空与妖怪的斗争埋下伏笔,推动故事向更深层发展。这一回不仅情节紧凑,而且寓意深刻,是《西游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