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大不捐意思简单介绍】“细大不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子曰:‘吾闻之,君子不弃德,不遗旧。’”后来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类似表达:“细大不捐,善恶必举。”该成语的本意是无论事物大小、好坏,都不抛弃、不遗漏,强调全面、包容的态度。
在现代汉语中,“细大不捐”常用来形容人做事细致周到,不忽略任何细节,同时也表示对各种事物都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不因事物的大小或价值而有所取舍。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细大不捐 |
| 拼音 | xì dà bù juān |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后汉书·王符传》 |
| 释义 | 不论事物大小、好坏,都不抛弃、不遗漏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做事细致、全面,或态度包容 |
| 近义词 | 全面考虑、不遗余力、一丝不苟 |
| 反义词 | 掩耳盗铃、视而不见、粗心大意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态度 | 在项目执行中,他始终坚持细大不捐,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
| 教育管理 |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细大不捐,帮助每个学生进步。 |
| 生活习惯 | 她的生活习惯非常有条理,连小事也不放过,可谓细大不捐。 |
三、总结
“细大不捐”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细节、注重全面发展的传统思想。它适用于多种场合,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能体现出一种严谨、负责的态度。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