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解释】“虎踞龙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亮乃北行见权,权遂以江东之众,待其来也,若虎踞龙盘,不可轻动。”后来多用于描述山川形势的壮丽与险峻,也常用来比喻英雄人物或强大势力的居高临下、气势不凡。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虎踞龙盘 |
| 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
| 基本意思 | 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也可比喻英雄人物或势力居高临下、不可动摇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自然地理或形容人或势力的强大 |
| 近义词 | 山河险固、雄峙一方、气势磅礴 |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软弱无力、微不足道 |
二、详细解释
“虎踞”意为像老虎一样蹲伏,“龙盘”则指如龙一样盘绕。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高耸险峻、气势恢宏的地貌特征。在古代,这种地形往往成为战略要地,如南京(古称金陵)因山川环绕、地势险要,常被形容为“虎踞龙盘”,象征着其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虎踞龙盘”也可以引申为对某些人或组织的形容,表示他们具有强大的实力和稳固的地位,不易被撼动。
三、使用示例
1. 南京自古便是“虎踞龙盘”的风水宝地,历史上多次成为都城。
2. 这个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已形成“虎踞龙盘”的格局,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渲染场景或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虎踞龙盘”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文表达中极具表现力的词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