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而大遗中遗的意思】一、
“小学而大遗”出自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在文中,“小学而大遗”是一个关键语句,意思是:人们只注重学习小的方面(如识字、句读等),却忽略了学习大的道理(如道德、学问的根本)。这里的“遗”意为“遗漏”、“忽略”或“放弃”。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作者 | 解释 |
| 小学 | 指学习基本的文字、句读等基础知识 | 《师说》 | 韩愈 | 指表面的学习内容,如识字、断句等 |
| 而 |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 —— | —— | 表达前后对比,强调问题所在 |
| 大遗 | 忽略了重要的道理和学问 | 《师说》 | 韩愈 | “大”指重大的道理,“遗”指遗漏或忽视 |
| 小学而大遗 | 只注重表面的小知识,却忽略了深层的大道理 | 《师说》 | 韩愈 | 批评当时社会轻视根本学问的现象 |
三、补充说明
“小学而大遗”不仅是对当时教育现象的批评,也是对学习态度的一种反思。韩愈认为,真正的学习不应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应追求深层次的知识与道德修养。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本质,而非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掌握。
结语:
“小学而大遗”中的“遗”并非指“遗弃”,而是强调“忽视”或“忽略”。这句话揭示了学习中常见的误区:只关注细枝末节,却忽略了根本之道。理解这一句,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学习的本质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