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文言现象】《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讲述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王的威胁与压迫,依然坚守气节、不辱使命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文言色彩浓厚,蕴含丰富的文言现象。本文将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言现象总结
1. 词类活用
| 现象类型 | 词语 | 释义 | 例句 |
| 名词作动词 | “伏” | 躺下 |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
| 动词作名词 | “刃” | 刀 | “挺剑而起” |
| 形容词作动词 | “免冠徒跣” | 脱去帽子,光着脚 | “免冠徒跣” |
| 使动用法 | “以头抢地尔” | 用头撞地 | “以头抢地尔” |
2. 特殊句式
| 句式类型 | 例句 | 解析 |
| 宾语前置 |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何也”为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也何” |
| 省略句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 省略了主语“唐雎” |
| 被动句 |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之怒”为被动结构,表示“被愤怒” |
| 判断句 | “此庸夫之怒也。” | 用“也”表判断 |
3. 古今异义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 布衣 | 平民 | 布制衣服 | “布衣之交” |
| 欲 | 想要 | 欲望 | “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然 | 这样 | 然而 | “然则” |
| 谢 | 道歉 | 感谢 | “长跪而谢之曰” |
4. 通假字
| 通假字 | 本字 | 释义 | 例句 |
| 说 | 悦 | 高兴 | “秦王不说” |
| 跪 | 跪 | 跪坐 | “长跪而谢之” |
| 仓 | 苍 | 青色 | “仓鹰击于殿上”(注:此处为典故,实际文中无此字) |
二、结语
《唐雎不辱使命》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言文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气节,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了丰富的文言现象。通过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等文言现象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也为学习文言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不仅能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人的语言智慧和思想内涵。


